上双“51人” | 1月2日,古镇的异乡人

2016-12-31 51人 定海桥 定海桥


在镇上张俏柯最初的落脚点和工作室内外,展示他九年来同朱家角所发生的诸多关系的物证。从嵊县小镇来到青浦小镇,所谓“他乡”如何被触摸和探索,乃至成为共同生活与工作的场所,从而与“故乡” 相遇? 

这个周一,俏柯在朱家角的新年派对,恭候你的到来。

 

2017年1月2日(周一)

上午10点 - 下午5点

 

朱家角西井街

漕港滩30号

(参阅文末俏柯手绘地图)

* 无需预约,人数不限,自由前往

 51人谍报之张俏柯 


张俏柯(与漕港滩30号老宅)

1980年代生人


张俏柯,一位关心地方的工艺工作者,将为我们呈现“51人”2017年的首个故事。张俏柯曾是上海市区的IT工作者,九年前迁居朱家角的浙江嵊州人。他在“异乡”最初的落脚地与之后的工作室,是一座现名为“和处”的老宅。这座宅子诞生于民国25年,七十多年间经历了无数风雨与变迁。张俏柯入住后,将这座饱经沧桑的老宅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与改造,为其赋予了新的生命力。新年伊始之际,张俏柯将在这个场所举办新年派对,邀你一同来串联异乡与故乡,过去与未来。

51人 抢先看


张俏柯讲述老宅的故事:

民国25年,上海青浦朱家角,黄浦江上游之漕港河畔,放生桥边,一户顾姓人家,要盖一座大宅。此顾氏,乃明末大儒顾炎武之后,从千灯到锦溪到金家庄到朱家角,随世事变幻,一路兴衰。

“从河边一直到马家花园(课植园),都是我们家的。”顾老师今年76岁,说起当年宅子之大,依然略显激动。“听我叔叔说,当年盖房子的时候,从门口到放生桥,沿河飘满了木头,全是盖这个房子用的。”“盖这房子所用的砖头,全部是我们自家的窑厂烧制。窑厂占地很大,就说中午开饭的时候,都要有人拿铜锣敲锣做信号的。”据说现在锦溪的中国古砖瓦博物馆,与顾家旧窑厂也有不少渊源。


2016年春夏之交,改建中的老宅

两年后,大宅落成,取名“燕贻堂”。当年,顾家长子便在此屋完婚,次年得长孙,就是顾长明顾老师了。顾老师在大宅中长大,直到去三林中学读高中,后以优异成绩毕业,然而时值特殊年代,翻开他的档案,字里行间写满了“该生不得录用”,环游世界的梦想就此打住,代之以20年的新疆建设生涯。回来后发现物是人非,长辈已逝,祖宅已改。前厅后院主楼,前前后后,总共八户人家,都成了宅子的局部主人。

在之后的三十多年里,新主人们为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,在各自分得的屋子周边,纷纷扩展了各类小屋。当2009年俏柯住进老宅门厅改建的住所时,老宅的大家风范荡然无存,只能从残存的雕梁画柱上,隐约追忆当年风采。


布展现场

又过了四年,俏柯搬离老宅,将屋子改成了木艺工作室,是为zik studio。又三年,将工作室搬至附近村子里,又租下前后几间屋子,加上中间院子,重新设计装修,改成了现在的客栈:和处·old studio。

一幢完整而美好的大宅,从万人瞩目的美好祝愿里开启生命旅程,历经几十年风雨拆改,又在时代的风潮里,回归美好(虽然是局部的美好)。上海双年展之“51人”项目,这一回,主角不是人,是这幢老宅。

老宅先生曰:吾年将八十,宅中忝称老叟,将残器装新框,一示经年,汗颜汗颜。遥想落宅新婚添子喜当年,又感落魄流年转眼换新颜,俯仰之间,皆为陈迹,然感时伤怀,也颇无趣,故借此良辰好日,略备薄酒小食,广邀新朋,趴体趴体,年轻人们,躁起躁起。


时间:2017年1月2日(下周一,国定假日) 

10:00开放参观,13:00活动开始,15:00 party开始。

地点:上海青浦朱家角西井街漕港滩30号——前燕贻堂局部/现和处·old studio民宿

主办方:上海双年展“51人”项目、上海证大喜马拉雅艺术中心、zik studio

参与者:顾长明燕贻堂后人、张俏柯和处·old studio主人、你们


入口处街景


本次活动筹办:陈韵

拍摄:徐杰、刘蕴奕

感谢颜晓东和施瀚涛两位的讨论和支持

定海桥互助社地处历史性的工人社区之中,现在,移居人口为这里注入了新活力。互助社是一个自发组织,也是用于社员共同学习、会谈、待客、反思、组织、创作的活动现场。通过对集结与创造艺术/知识之方法的探索,互助社意在促成邻里或同志之间在互惠的原则下互动、互助、合作。互助社会举办讲座、游览、出版、地方特色的晚餐、学者驻地、放映活动和城际交换等项目和活动。欢迎关注我们的网站dinghaiqiao.org。

“51人由Raqs媒体小组总策划,策展组成员陈韵带领定海桥互助社“51人工作组”共同执行。项目探索生活的可能性,为双年展赋予日常生活的诗意。在上海双年展的17周时间里,每周将有3个关于上海“人物”的活动在城市里以流动或固定的形式发生。敬请关注本微信账户,了解最新活动信息。

51人网站:51personae.shanghaibiennale.org